您现在的位置: 医院首页>>医院动态>>医疗动态
资深团队护航童心!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与儿科为幼儿园教职工开展急救培训
为筑牢幼儿园安全防线,提升教职工应急处置能力,10月28日,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走进凯里市第三十二幼儿园,开展了一场精心策划的专项急救培训。
医院高度重视此次培训,抽调急诊科与儿科中临床经验丰富、具备教学资质的资深医护人员,组建专业讲师团队。针对幼儿群体的生理特点及校园常见意外场景,团队定制了涵盖心肺复苏、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小儿常见急救问题的专项课程。

为确保培训内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,团队提前备齐医用模拟人等专业教学设备,为高质量教学打下基础。培训设有专门的实操演练环节,急诊科团队将教职工分组,每组配备成人及婴幼儿模拟人、急救包等教具,采取“示范—实操—纠错”的闭环指导模式。
团队成员轮流示范标准动作:胸外按压时如何借助身体重力发力、人工呼吸时如何开放气道并避免漏气、婴幼儿海姆立克法如何用手掌根部轻柔冲击等。针对部分教职工出现的按压位置偏移、力度不足等问题,团队成员手把手调整姿势,逐一纠正细节。教职工们围绕“幼儿体型小如何控制按压力度”“异物卡喉无工具时的应急办法”等问题主动提问,团队均结合校园实际场景予以解答,现场互动热烈。

在讲解心肺复苏(CPR)时,团队详细拆解了操作规范:儿童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指,1岁以下婴儿则在连线中点下方胸骨处;按压深度需达胸廓前后径的1/3(儿童约5厘米,婴儿约4厘米),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-120次;双人操作时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15:2。讲解海姆立克法时,团队通过“站立位施救”“婴幼儿卧位冲击”等场景演示,明确了腹部冲击的位置与力度把控。此外,还系统普及了小儿烧烫伤“冲、脱、泡、盖、送”五步法、跌倒后意识判断与处置等常见急救知识,并穿插真实案例,强化风险认知。

本次培训历时2小时,覆盖凯里市第三十二幼儿园全体教职工。通过“理论+实操”的模式,教职工们从“了解急救”升级为“会做急救”。培训结束后,不少教职工表示,以往面对孩子发生意外常感到手足无措,如今掌握了专业技能,心里更有“底气”。
幼儿园负责人对急诊科团队的专业授课表示感谢:“教职工是幼儿安全的‘第一响应人’,这次培训让大家练就了急救硬本领,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增添了关键保障。”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急诊科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继续发挥资深团队优势,常态化开展校园急救科普,让更多教育工作者掌握实用急救技能,共同为儿童安全保驾护航。